<noframes id="9pbr3"><address id="9pbr3"></address>
      <noframes id="9pbr3"><form id="9pbr3"></form>

      <address id="9pbr3"><nobr id="9pbr3"><meter id="9pbr3"></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9pbr3">

      <noframes id="9pbr3"><form id="9pbr3"><span id="9pbr3"></span></form>
      te
      覽潮網> 原創> 支付市場要“變天”?華為拿下支付牌照有何意圖

      支付市場要“變天”?華為拿下支付牌照有何意圖

      覽潮網 4月9日訊(記者   葉菁)第三方支付行業再迎一員“大將”。近日,天眼查顯示,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下稱“訊聯智付”)的大股東從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沃芮歐”)變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華為持股比例為100%。這意味著,通過收購訊聯智付,華為正式進軍支付行業。而在2016年,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部總裁的蘇杰曾表示,華為遵循邊界意識,不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華為為何寧可“食言”也要拿下支付牌照?

      事實上,除了華為,去年以來,包括拼多多、攜程、字節跳動、快手在內的互聯網企業均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場。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支付行業屬于金融基礎設施,布局支付行業對完成其生態閉環極其重要。而隨著更多互聯網公司的加入,C端移動支付市場格局正發生明顯變化,支付領域的競爭料進一步加劇。小小一張支付牌照,究竟能給互聯網帶來多大想象空間?

      支付領域巨頭云集

      沒有人能逃得過“真香”定律,包括華為。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會做支付服務業務的華為,在拼多多、字節跳動、快手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場的背景下,最終還是出手了。

      據悉,華為收購的訊聯智付,是一家在2013年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注冊資本為兩億元,其所涉及業務范圍為電子支付和互聯網支付等等,這也意味著,華為將成為繼小米之后,國內第二家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

      去年以來,多家互聯網頭部公司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領域,分別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支付牌照。2020年1月,拼多多通過間接收購的方式,獲得支付牌照;同年8月,字節跳動通過關聯公司完成了對合眾易寶的并購,獲得了互聯網支付牌照,并先后申請了“抖音支付”“字節付”等商標;去年11月,同為短視頻平臺的快手也被傳出通過收購持牌支付機構易聯支付間接獲得支付牌照的消息。

      互聯網巨頭拿下“牌照”意欲何為?

      支付牌照,成了巨頭的標配。為何它如此受歡迎? 今年2月,光大證券在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互聯網頭部企業搶奪支付牌照進入支付行業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是為了構建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閉環布局。構建自己的支付通道有助于企業減少使用第三方支付而產生的通道費用;其二,希望借助支付入口,在自身巨大的C端流量基礎上,為其開展其他金融業務打好基礎;其三,擁有支付牌照提高企業的合規能力。

      “現代互聯網生態是以賬戶體系為中心的。”業內專家指出,對于企業來說,支付牌照有兩個好處,一方面,交易大數據不易外泄被其他公司掌握,信息安全更高,有利于強化競爭策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用戶優勢,拓展利潤相對豐厚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再有,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說,手續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了支付牌照后,也可將這部分成本在內部消化。

      而更重要的是,支付牌照也是企業建立金融生態的基礎。其他手機廠商已經搶先在華為之前布局,如小米于2019年拿下支付牌照后,逐步拿到了網絡小貸、保險經紀、融資擔保、消費金融、互聯網銀行等多張牌照。

      支付牌照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讓企業開展金融類增值服務有了可能。華為手機用戶群廣泛,且此前已經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方面布局,疊加支付牌照,能夠幫助企業在流量基礎上,形成數據閉環,如果未來想要建立消費金融等生態,也就有了基礎。

      對微信、支付寶行業寡頭有何影響?

      越來越多“新人”的加入無疑將使得行業蕩起更多浪花。不過,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仍是這一市場的絕對主導。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方移動支付業務交易規模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占全市場的54.4%和39.4%,也就是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目前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3.80%,具有絕對市場優勢。

      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加入,業內指出,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或將加劇。目前越來越多的場景方希望自己能夠控制支付業務,這可能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這類行業寡頭帶來一定程度的削弱;同時,也會激發支付行業的創新熱情,帶來更多的新產品。整體而言,近年來支付行業規模雖然持續增長,但增速已有所放緩。特別是隨著2016年監管暫停新牌照發放,行業進入了存量規范、清理、整合階段。目前,移動支付已成為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支付方式,且細分領域已形成穩定寡頭壟斷格局。

      支付產業網創始人劉剛表示,華為拿下支付牌照會對微信、支付寶兩者的份額產生影響,不過短期內幾乎沒有威脅。“一是商戶和用戶習慣已經養成,沒有‘大殺器’很難改變,二是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背后的產業鏈條越來越趨于穩定,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總之,華為雖然手機業務領先全國其他手機廠商,但是在移動支付方面,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不是拿下一家支付公司、拿下一張支付牌照就能追上來的。不過,隨著各個互聯網頭部企業,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臺,雖然撼動兩大支付巨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中掀起一陣波瀾,那是必然的結果。

      0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