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9pbr3"><address id="9pbr3"></address>
      <noframes id="9pbr3"><form id="9pbr3"></form>

      <address id="9pbr3"><nobr id="9pbr3"><meter id="9pbr3"></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9pbr3">

      <noframes id="9pbr3"><form id="9pbr3"><span id="9pbr3"></span></form>
      te
      覽潮網> 原創> 曙光射寒色,超算待暖春

      曙光射寒色,超算待暖春

      上世紀80年代初,國防科技大學的實驗室里擺了一個大大的玻璃房間,里面存放著一臺IBM大型計算機。幾十個中國研究人員在外面遠遠的看著,卻不能進入,準入權只屬于美國人。

      時值冷戰時期,西方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為了石油勘探工作,我方磨破了幾十張嘴皮子才花巨資購買了一臺IBM大型機。然而,美國政府為了防止我國將計算機用于軍事等其他領域,便定下嚴令:中國人不能進入操作,玻璃房要24小時監控,監控日志定期交給政府審查。

      科學無國界,但落后的中國科學界,卻不得不被美國政府畫出了一個“租界”。

      但“中國要搞四個現代化,不能沒有巨型機”。因此,忍受著屈辱,慈云桂等一代科研人員,歷時5年,終于在1983年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1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I”,跨入了超算領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今年6月17日,被譽為“科技奧林匹克”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出爐,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列第三、四名。而且總體上榜的超級計算機數量達219臺,牢牢占據第一位。

      坦白而言,美國“頂點”的計算能力依然傲視群雄,而且中國排在前50名的超級計算機也并不多,呈現出“頭重腿長腰細”的形態。但是,中國超級計算能力的突飛猛進還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美國政府看了榜單之后,也憂心忡忡。

      23日,美國商務部將芯片制造商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中科曙光、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等五家企業機構列入了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并在次日生效。

      中科曙光是一家以賣x86服務器為主的公司,主要是進口美國的英特爾、AMD等芯片后再集成成服務器出售,一 旦被拉黑,就意味著服務器生產難以為繼,目前股票緊急停牌,暫避影響。

      看到這里,也許有不明真相的群眾要噴了: 一被拉黑就嚇的要停牌,是不是水平太低?沒有好好搞研發?

      這倒還真不是, 其實,恰恰相反, 這次榜單上排名前三的超算制造商分別是聯想、浪潮、中科曙光。中科曙光擁有63臺,而且是為數不多研發出自主服務器芯片的公司。

      而這一切要從2年前中科曙光的一次“曙光乍現”說起。

      0 1 機遇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服務器和桌面處理器都是基于X86架構的。沒有該架構的授權,就無法生產服務器和桌面芯片,而X86架構的知識產權則牢牢的把控在英特爾和AMD兩家手里,從不輕易授權。因此中國的服務器廠商只能購買外國的芯片。

      且不談安全問題,由于外購芯片的價格高昂,中國服務器廠商的凈利率已經低成了一道特殊風景:

      兩大號稱超算和服務器龍頭公司,凈利率竟然在3%左右掙扎,相比之下,賣鴨脖的周黑鴨一年都有20%的凈利率,搞的我都弄不清到底誰才是高科技企業了。產生這種局面,強勢的上游芯片供應商是重要原因。

      但2016年的時候,曙光卻等到了一次送上門的機會:

      那年的英特爾公司,已經占據了接近99%的服務器芯片市場,桌面處理器市場也是遠勝AMD,而AMD則處于常年虧損,朝不保夕的境地,2015年時市值一度跌到20億美元,相當于同期樂視的1/10。 這種局面下,AMD想到了中國市場給自己續命,并且開出了非常有誠意的合作價碼:

      將自己最先進的基于X86的下一代將Zen架構處理器以2.93億美元的價格授權給了中科曙光旗下的海光公司。

      這是中國第一次有機會獲得高性能、64位X86處理器技術,當然是笑的合不攏嘴的收下了。

      為了能夠合作愉快,避免潛在的法律麻煩,海光公司與AMD還專門成立了兩家公司,就是名單中的成都海光微電子和成都海光集成電路,分別負責IP授權和芯片設計,雙方可以說進入了合作的蜜月期。

      緩過一口氣的AMD不久后拿出基于Zen架構的Ryzen系列處理器,沒想到這竟是AMD沉寂多年的大招,性能在許多方面幾乎一步追平英特爾的同類產品,在Zen助力下,AMD市值3年上漲500%,重新成了處理器界的追風少年。

      而曙光也不負眾望,在2018年實現了自主X86的規?;髌?,并且在年底收獲了第一筆5億元的訂單。

      0 2 封鎖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貿易戰的開展,AMD與曙光的關系變的微妙起來。

      6月初,在Computex 2019上,AMD的CEO Lisa Su(蘇姿豐)向外部記者證實,公司不再向中國公司授權其新的x86 IP產品,這意味著 AMD的授權,將停留在第一代銳龍(Ryzen)和霄龍(EPYC)所依賴的 Zen 架構,不會再進行下一步更新,蜜月,就此打住了。

      在目前的外部環境下,中方也確實不好再苛求更多,畢竟現在AMD已經闊了起來,不再是那家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公司,再指望人家把安身立命的東西繼續賣給自己也不現實。

      但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更糟糕的消息就接踵而至,這次直接上了“實體清單”,這不但對中科曙光的研發是重要打擊,更是直接擊打到了安身立命的服務器銷售業務,目前來看,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畢竟由于中科曙光近年來的高速擴張疊加研發芯片開支,目前負債率已經逼近70%,而18年的自由現金流也達到了負10億之多,這種情況下,如果主要的芯片來源被掐斷,造成業務中斷,財務上無疑會遇到極大的困難。

      03 尾聲

      如今,阿里巴巴、騰訊兩公司市值位居全球第七、第八,這是互聯網“軟實力”的突破。然而,這背后卻越來越凸顯了“硬實力”的尷尬。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還是云服務,都對計算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很幸運,我國已經具備超級計算機芯片生產的能力,而不能僥幸的是,超算的前兩名依然是美國計算機。雖然計算能力數據差距只是“一點點”,但在競爭中,在商業運作中,這些差距卻是天壤之別。

      中科曙光的停牌,也在提醒著我們,這“一點點”差距卻像頸項上的繩索、頭頂上的短劍。隨時可能受制于人。從超算大國,向超算強國邁進,依然需要當年抹去“玻璃房恥辱”的信念、正視差距的冷靜,和艱苦奮戰的付出。

      雖有寒色侵襲,但是曙光已現,暖日便也不遠了。

      實習生徐澤怡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科創遠川匯(kechuanggych)

      0

      一周熱門